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40例

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不良引起的。大部分被鼻泪管下端的先天性残膜封闭。或者管腔被上皮细胞碎片堵塞;极少数病例是由鼻畸形和鼻腔狭窄引起的。由于泪囊内的泪液和分泌物无法排出,微生物会在盲道内堆积繁殖,进而形成泪囊炎[1]。治疗6个月内,对泪囊进行按摩,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。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。我院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,效果确切。报告如下。

新生儿泪囊炎140例156眼。男性85例(89眼),女性55例(67眼)。发病时间为出生后1 ~ 12天,均有溢泪或流脓症状,少数有眼睑湿疹,检查发现鼻泪管阻塞。

在探讨治疗方法时,将0.5%爱尔卡因滴入眼内进行表面麻醉。孩子仰卧,两者固定。扩大泪点,用冲洗针按常规泪道冲洗方法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滴眼液冲洗脓液;切换到6号或7号冲洗针(前端钝,两端开口),垂直插入泪点,水平方向慢慢推入骨壁,旋转90°;将鼻泪管垂直向下插入,感觉有一点阻力,稍微用力进入下鼻道。在不抽回针头的情况下注入冲洗液。孩子出现吞咽动作,证明是通畅的。探查成功一周后,如仍有症状,可用同样方法再次探查。如果探测时阻力特别大,则放弃探测,以防形成假道。

1 ~ 2周后随访:无泪脓治愈;还有眼泪和脓溢出,没有顺利冲洗的无效。

随访6个月,治愈154眼,治愈率98.7%。其中19只眼(12.3%)经两次探查治愈。2例无效。

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儿常见的眼病,应与新生儿溢脓相鉴别。治疗中应先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泪囊区按摩,无效后考虑泪道探通。对于探查的时机有争议。一般认为1岁以下婴儿的组织不成熟,容易受损,部分患者可以自愈。因此,探查应在6个月至1年后进行。但是病人的眼泪和脓液长期溢出,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了痛苦和烦恼。保守治疗无效,疗程长。随着时间的延迟,被阻塞的部分可能会被组织起来,操作的难度和频率也会增加。本组2名1岁以上儿童探查时感觉阻力较大,怀疑为骨闭塞,放弃探查。本组97只眼为3 ~ 6月龄,93只眼(95.9%)一次探查成功。而1岁后探查23眼,1次探查成功9眼,占39.1%。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(使用& chi2检验)分析,p < 0.01,差异非常显著。因此,早期泪道探通是有效的。

因为婴幼儿生病,家长对手术有很多顾虑。首先,应该向父母解释治疗的过程和意义,以消除他们的顾虑。探测技术应该是温和的,以防止假通道的形成。用水慢慢冲洗,防止吸入性肺炎。我们使用6号或7号冲洗探头,探头后不用换针就可以冲洗,简化了操作步骤,缩短了操作时间。本组病例无泪点损伤或泪小管撕裂等并发症,值得临床推广。

图片:宝宝护理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