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对李鸿章的客观评价
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,是晚清中国政治中不可多得的开明封建官僚。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,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。镇压太平天国,设置洋务,就是这种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。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,主张学习西方,实现国家的富强,并加以实践,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;但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本身,学习西方有着本质的局限性,使中国不可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。在对外战争中,李鸿章指挥失误,极力妥协。战后,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卖国的《马关条约》等条约。虽然是被迫的,但客观上确实是对权力和国家的羞辱。他是清朝的主要叛徒之一。
二、李鸿章自身的时代背景
19世纪下半叶,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,在这样的过程中,中国被迫实施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鸦片、枪炮、大炮、军舰为代表的所谓“门户开放”。正是在这样的大变革中,中国各行各业、各种身份的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方案,试图找到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之路。当时,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,一个新的统治阶级改良派——洋务运动,从清朝统治集团的最高层出现了。
他们打着传统儒家治国之道的旗号,鼓吹和标榜“中体西用”,企图在末世扭转封建主义的潮流。所以这样的改良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“天派”,因为他们虽然能引进西方科技,但只是停留在器物创新的表面,无法触及封建社会制度的根本痼疾。
由于洋务派领导人从中央到地方掌握了相当一部分权利,洋务派长期以来成为许多改革派别的主流。在洋务派内部,又分为多个集团,其中以李鸿章为首的淮派是兴办洋务最强、最有成效的。可以说,李鸿章是伴随着近代洋务运动潮流而诞生的一个标志性人物。由于他的权力和地位,李鸿章与同时代的慈禧、赫德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晚清政治决策的关键人物。
因此,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的那一天,恰逢晚清由传统向近代、由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的过渡时期,而与此同时的李鸿章,则成为“新旧边界中心崛起的过渡时期”的过渡人物。他的人生历程几乎涉及了晚清所有重大历史事件。
作为清朝的“支柱大臣”,他根植于封建主义,倾向于资本主义。他忠于传统阵营,有改革精神。他的一言一行,往往夹杂着新旧,中西。内在是“开拓”、“追随”,外在是挣扎、妥协,因而时而顺应时代潮流,时而挡住历史的车轮。
三、对李鸿章错误的负面批评
李鸿章在背后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评价,以至于在教科书、电视剧等中被刻画成汉奸卖国贼。所谓史实,是由于后来时代的需要而不断被发现和解读,呈现出不同的特点!也许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一些关于李鸿章观点的答案!
每个人都需要时代和环境的约束和限制,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放在特定的时期。如果从现代的角度来看,那么每个人都是失败者。本文观点难免有失偏颇。希望多喊纠正,共同进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