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托邦式的后阅读

图片:文学作品赏析

乌托邦式的后阅读

乌托邦的读后感怎么写?以下是一系列相关范文,欢迎阅读。

乌托邦的读后感一

《乌托邦》是英国社会主义者、哲学家、政治家摩尔写的。在书中,摩尔通过一位海外游客拉斐尔·希斯拉德(Raphael Heathrad)的口,讲述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。在书中,摩尔首次用“羊吃人”来揭露邪恶的“圈地运动”,并提出公有制,探讨了以人为本、和谐共处、婚姻自由、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。这本书分为两部分。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弊端,第二部分是对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。他系统地描述了乌托邦在政治、经济、科学文化、社会生活、宗教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。

在乌托邦,人们过着健康向上的生活,平等互助,和睦友好。大家都在公共食堂吃饭,很少有人自己去市场买菜。“乌托邦人不允许自己的公民从事屠杀,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逐渐消除人性中最宝贵的同情心”。由此可见,乌托邦人是很善良很单纯的,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变成充满暴力和杀戮的人。乌托邦人懂得尊重对方,以侮辱小丑为耻。他们认为人不可能做到完美,只要珍惜自然美。同时,他们认为化妆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。今天,化妆是许多女性的一个特点,要么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,要么是为了在交流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有时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。然而,大多数人仍然珍惜他们的自然美。但是,有时候人们不能尊重不好看的人和像乌托邦人一样演小丑的人,甚至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厌恶,偷偷给他们起外号。

在乌托邦人眼里,家庭伦理意义重大,尊重和关爱孩子是不可改变的传统。每个家庭人数限制在16人,由父亲管理。妻子为丈夫服务,孩子为父母服务,年轻人为老人服务。在乌托邦,一夫多妻和离婚是不允许的。除非发生通奸或无法忍受的异常现象,国家可以联系婚约,允许受害人另娶他人。但是犯罪的人不允许再婚。这也是他们体制的一个局限。在乌托邦,男女平等参与一切社会活动,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这些和我们国家今天的制度差不多,都是支持男女平等的。

乌托邦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,即除了奴隶以外的所有乌托邦人都是自己事务的主人。乌托邦有完整的官员体系,高级行政官员必须从学识渊博的学者中选拔。乌托邦没有律师,每个人都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民主权利。

乌托邦人注重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,规定男女都必须定期阅读,并把它作为终身的习惯。这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。同时,他们也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化的研究。

在乌托邦人眼里,金钱如粪土,国家实行财产公有制,农业是经济结构的基础。他们认为“金钱已经被废除,与金钱有关的欺骗、盗窃、抢劫、暴乱和叛乱等犯罪不会发生…一旦废除货币,贫困就会立即减少和消失。”但是今天,没有钱被认为是不可能的。而没有货币和商品流通,国家就无法发展。

总之,摩尔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。也许有些地方不合理,但这是摩尔乃至很多人向往的桃花源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,乌托邦中很多美好的制度在现实中得以实现,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希望世界有一天成为一个合理发展的大乌托邦。

乌托邦的读后感二

青春励志电视剧《奋斗》中的女主角称自己的位置为令人心碎的乌托邦。当时他们对乌托邦的理解仅限于知道这个层面,他们理解的乌托邦的意义是一个想象中的理想国家。香格里拉之类的词。直到今天,读完托马斯·摩尔的《乌托邦》,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由来和它的深刻内涵。

托马斯·摩尔的《乌托邦》分为两部分。第一部分通过拉斐尔与旅行家希斯拉德的对话,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,深刻揭露当时英国人民的深重苦难。《理想国》的序言中说:“摩尔之所以超越同龄人,至今依然名闻遐迩,他的作品并没有失去现实意义,恰恰是因为他高度关注人民的生活。”他在第一本书里提出了这样的社会问题,第二本书里描述的乌托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。这样的乌托邦能让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家,是摩尔的理想,却成了别人眼中的空。

时代的局限必然导致科学的局限,也因此导致思想的局限。摩尔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。但是他忽视了生产力的重要性,所以成为了空唯心主义的代表,或者说这不是摩尔想要看到的结果。据说他是空思想家,但他无疑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空思想家。在《乌托邦》的历史意义中,Vibe Volgin说:“那个时代的一切矛盾都反映在他的思想中,构成了一个独特而统一的思想体系。这是一个资本主义诞生的时代。这时,资本主义正在突破封建关系的包围圈,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,伴随着资本主义特有的新的社会对抗而萌芽。”

在当时君主专制下的英国,英国国王使用残酷的刑罚,杀人如麻。“我在那里住了几个月。英格兰西部人民起义被打败反抗英王后不久,起义被镇压,杀戮甚重。”在文章中,摩尔借用了希斯·里德的一句话:“你的羊一直都是那么温顺好喂养。据说他们现在非常贪婪和凶狠。他们吃人,毁坏你们的田地、家园和城市。”这种说法的先进性在于,第一次有人用羊吃人的比喻来批判圈地运动,这段话被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中关于原始积累的论述中引用了两次。

在《乌托邦》的第二部分,开始描述乌托邦——摩尔心目中理想的盛世。在那里,财富和财产归大众所有,人们靠种地为生,人不多。妻子为丈夫服务,孩子为父母服务,年轻人照顾老人。市民想去另一个城市拜访朋友或观光,很容易得到许可。等等。乌托邦人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。给予那个时代被压迫的人民无限的向往。但是乌托邦式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现在不科学,没有办法发展和流通。所以乌托邦只能注定是空唯心主义的代表,而无法实现。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能丧失的,在空唯心主义时期乃至整个发展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,具有进步意义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