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蛙育种技术

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的养殖技术目录

石蛙是主要的食用青蛙之一,因为它肉味鲜美,生长迅速,个头大。中医认为,石蛙肉味甘、咸、平,入肺、胃、肾经,有健脾消食、滋补强壮的功效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、缺粮、体弱。石蛙也是中国青蛙养殖业的后起之秀,是农民增收的新热点。

石蛙的生活习生

石蛙属于流水的生活方式。它通常栖息在山区水流缓慢的溪流或溪流中的水坑中,溪流两侧有丰富的植被。它们很少离开水域,它们的身体颜色经常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。第二性征向强烈的拥抱发展。男性体型庞大,前肢极其粗壮,婚姻刺极其发达。这些特征与生殖特征有很大关系。产卵时,雄鱼和雌鱼必须在受到流水冲击的小溪旁产卵。交配时,雄性强烈拥抱雌性,借助腹棘,雄性的固定力加强,使其不被水流冲散。石蛙有一个内部声囊,它的声音又低又大。雄性叫“布谷鸟”,雌性叫“咔咔咔咔”。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惯,它们中的几只或几十只经常一起生活在一个地方。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,石蛙白天也在洞里觅食,夜晚是活动的高峰期。石蛙擅长跳跃和攀爬,平时活动微弱而稳定。在繁殖高峰期,他的活动频繁,有叽叽喳喳拥抱的行为。

石蛙喜欢吃活跃的动物,一般不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。在自然状态下,石蛙有广泛的饮食习惯,除了昆虫、蜈蚣、蜘蛛、马鹿、蜗牛、蜗牛、蛤蜊、蚯蚓和虾之外,它还捕食螃蟹、杂鱼、泥鳅、幼蛇和小鸟。由于环境提供的食物,不同地区的石蛙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。石蛙通常消耗其体重的9%,有时达到12.8%。

蝌蚪:石蛙的蝌蚪有时以溪流附近的水生植物或河底的水松为食。他们咀嚼柔软的植物组织并吃掉它们。蝌蚪吃的种类包括植物微囊藻、丝藻、水绵、苔藓、硅藻、甲藻、金鱼藻和植物碎屑。动物包括草履虫、纤毛虫、水蚤和轮虫。人们还发现,石蛙的蝌蚪以水中吹石的附生生物、水中的浮游生物、掉进水里的植物幼叶或溪流中死去的动物为食。有时它们也会咬死的。

成蛙:食物以动物为主,昆虫及其幼虫占多数,主要有昆虫、蜈蚣、蜂蛛、马鹿、蜗牛、虾类、蟹类、杂鱼、泥鳅、蚯蚓、幼蛇、小鸟等。

石蛙是一种变温动物,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暖的能力。它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一般来说,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 ~ 26℃,最适温度为24 ~ 25℃。春季和秋季是活动最频繁、食物摄入量最大、生长最快的季节。4 ~ 6月和8 ~ 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佳时期。水温超过30℃时,发生摄食活动。水温降到12℃的时候,青蛙的新陈代谢非常弱。进入冬眠时,青蛙闭着眼睛,不吃不动,依靠肥胖的身体维持生命活动,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。如果冬眠时水温上升到合适的温度,青蛙就会重新出现。石蛙成年蛙的致死高温约为31℃,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。石蛙也能忍受长期0℃的环境,但水不能结冰,这导致了石蛙的死亡。

石蛙鸡蛋通常产于水流平缓的浅水中,附着在岩石和水生植物上。卵外的胶体膜遇水膨胀变厚,粘性强,接成绳子或葡萄串,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。卵的直径一般为4 mm,最多可达5 mm,根据水温不同,蛙卵一般在8 ~ 15天后孵化成蝌蚪。蝌蚪喜欢生活在溪坑的大石头或沙砾堆里。蝌蚪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50 ~ 78天后,一般会变成幼蛙。

石蛙的养殖技术

石蛙鸡蛋通常产于水流平缓的浅水中,附着在岩石和水生植物上。卵外的胶体膜遇水膨胀变厚,粘性强,接成绳子或葡萄串,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。卵的直径一般为4 mm,最多可达5 mm,根据水温不同,蛙卵一般在8 ~ 15天后孵化成蝌蚪。蝌蚪喜欢生活在溪坑的大石头或沙砾堆里。蝌蚪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50 ~ 78天后,一般会变成幼蛙。

1.石蛙诱饵的制备

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、黄粉虫、蝇蛆等。

2.石蛙池建设

野生石蛙常年栖息在凉爽的山溪沟或有瀑布的洞穴里。它的生活环境需要充足的水流,凉爽、潮湿、淡水,喜欢栖息在洞穴里。生长发育、繁殖、繁殖长期处于野生状态。石蛙的人工驯化已经从野生变成了家养,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在石蛙进行人工养殖,必须合理设计蛙塘,使蛙塘与自然环境相似,便于人工管理。

①厂址选择:环境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、发展和繁殖。蛙塘不受位置限制。一般来说,农场选址应选在水质好、排灌方便、环境安静、冬暖夏凉、无旱涝、管理方便、防逃防害的地方。养蛙池可以建在室内,也可以建在室外,需要通风、凉爽,没有阳光直射。可以设置室外阳台,下面可以建蛙池。游泳池只是建在室内、庭院或野外,这些地方在石蛙是很好的居住场所。

②蛙塘规格要求: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用集约化养殖。建池塘时,要注意尽可能满足青蛙的生活习性,提供水、土地、石洞、饲养等条件,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,方便饲养管理。

青蛙养殖池:一般适宜面积4 ~ 10平方米,高0.8米,水深0.1 ~ 0.15米,水陆比为3: 1,有栖息的石洞。池塘底部覆盖着大卵石,光线暗,湿度80%,为石蛙的栖息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,促进了其生长发育,从而提高了产卵率和受精率。

孵化池:面积1平方米,池高0.5米,水深15 ~ 20厘米,水质新鲜,pH6~8值6~8,氧气充足。也可以换成一个大的椭圆形脸盆。

蝌蚪池:占地3 ~ 4平方米,池高0.8米,水深3 ~ 10厘米,pH 6 ~ 7,水陆比为2: 1。每个池子里最好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。

幼蛙塘:面积4 ~ 6平方米,高0.8米,水深10 ~ 15 cm,水陆比为2: 1。池塘内铺设3 ~ 5 cm的小石块,砌石洞,水质良好,pH值6 ~ 7.5。各种蛙池首选长方形,池底略倾斜。排水孔在最低处,可以将池水完全排干。池内有水面、陆地、石洞、食物台等东西,池上口设置网罩,防止跳蛙逃跑和被敌人及有害生物入侵。进水管安装在水池的顶部,靠近网罩的底部。新建的池塘不能马上使用,青蛙只能用消毒剂消毒(去除碱度),多次用水浸泡后才能饲养

3.蝌蚪养殖技术

蝌蚪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。

①初期(1-10日龄):蝌蚪破膜后的前3天靠卵粒中的能量逐渐长大,开始觅食后以卵和未受精卵的外膜为主要饵料。

②生长期前期(10-20日龄):出生10天后,蝌蚪食欲增加,但消化功能较弱,应放入蛋黄、豆浆等高蛋白汁饵料。一天喂一次,一般1500只蝌蚪喂一个蛋黄,然后逐渐增加。

③中期生长期(20-55日龄):随着蝌蚪消化功能的不断增强,为了尽快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,适应两栖类蝌蚪期“草食”的生物学特性,在20日龄后,需要逐渐减少或停止高蛋白汁液饲料的用量,逐渐改用煮熟的植物和藻类饲料,如土豆的茎叶、瓜类的果叶、大米和新鲜的水生植物,每天清池。

④生育后期(55-75日龄):又称变态期。蝌蚪55日龄后进入变态期,后肢、前肢分别生长,尾巴萎缩。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特别细心周到,一定要分等级保存,水浅淡水,水陆分开,登陆方便,光线昏暗,环境安静,这样才能营造出适合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。

4.幼蛙养殖技术

新变形的幼蛙体型小,抵抗力弱。为了加强管理,应该给它们喂食活性饲料,如小蝇蛆、小黄粉虫和小蛆和蝴蝶。每天晚上喂食,视喂食情况而定,随着幼蛙食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喂食量,做到略有盈余。喂食台每天早上都要清洗,并经常消毒,以避免多余食物变质和池水污染。以后幼蛙要根据大小来养,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100-300只。蛙塘上口加纱布盖,防止逃逸和鼠害。

图片:中医药材小知识问答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严晓玲的头像-亿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