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区一:生理性黄疸被误认为肝炎
新生儿出生后2-3天开始出现黄疸,4-5天最明显,7-14天自然消退。一般情况良好,无不良反应,称为& ldquo生理性黄疸& rdquo。如果黄疸在10天内消失,就不是病态,更不适合肝炎,称为& ldquo生理性黄疸& rdquo;一般在出生后第4 ~ 5天出现,一周左右消失。早产儿黄疸可以持续到第14天。原因:
(1)儿童红细胞破坏增加后,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加,皮肤变黄。
(2)新生肝脏未成熟,肝细胞产生的酶(葡糖醛酸基转移酶)活性不足,不能有效地将胆管转化为直胆汁,从胆道排出。血液中胆管的浓度增加,导致黄色皮肤染色。
总之,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生理过程,不需要治疗。
误区二:挤胸
乳房在出生后第4至5天出现轻微肿胀,少量乳汁溢出,在第7至10天达到高潮。是因为妊娠晚期母亲体内的雌激素(黄体酮和催乳素)导致胎儿通过胎盘吸收更多的激素,导致乳房暂时膨胀。男生女生都可以有生理现象,2 ~ 3周就可以消失。不要压榨它,它邪恶的结果是遭受& ldquo乳腺炎& rdquo。
误区三:误食初乳
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内分泌的乳汁。因为初乳太黄太淡,有人认为& ldquo初乳。是& other劣质牛奶& rdquo白白挤出来,很可惜。初乳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乳糖和矿物质,还含有大量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,能杀死引起腹泻的破伤风杆菌、百日咳杆菌、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,并能抵抗麻疹、脊髓灰质炎等病毒。实践证明,产后开奶时间越早,乳汁分泌越好,吸吮越早,产奶量越多。
误区四:正常溢乳被误认为呕吐
新生儿贲门括约肌松弛,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,胃容积小(约30-60 ml),胃呈水平状,容易出现溢乳。挤完奶后,站起来,轻轻拍背,排出吞咽的空气体,然后以枕头高3-4厘米的姿势,采取右侧位。少量溢乳是正常的,不应通过呕吐来治疗。
误区五:错揉胎儿脂肪
胎脂可以保护皮肤,防止细菌感染,保暖。除了大腿根部、腋窝、颈部有较厚的胎脂外,稍抹一下,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造成局部皮肤糜烂。其他部位的胎脂不要擦掉。
误区六:脱水热被误认为是感染
少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第3 ~ 4天出现发热过度,体温突然升高,有时可达39°C左右,但一般情况良好,多见于夏季。如果补充水分,不需要治疗,体温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。有人误以为是感染,没必要给抗生素。
误区七:新生儿脱发
有的新生儿出生时头发很好很黑,有的地方过几天就会掉头发。这不是病态,而是正常现象,俗称& ldquo牛奶秃顶。随着孩子长大,头发越长越好。然而,新生儿脱发的原因仍不清楚。
误区八:肢体抖动疯了吗
因为新生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,对下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,睡眠时往往会有不自主不协调的动作或突然的颤抖,家长不必担心,这不是病态,这是正常现象,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。